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
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08年04月11日02:30 燕赵都市报
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流浪母子落难驴棚,处境危险。
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周围人都说“驴棚宝宝”十分可爱。
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赶到的医护人员对母子进行现场检查。
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在医院里,医生为孩子进行治疗。
流浪女野外产子得到村民政府部门救助(组图)
行唐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探望。

  本报记者李保健、郭鹏 实习生周潇潇/文 田明/图

  ■内文提示

  李阿姨家住行唐县城西关街,家里有一个废弃的驴棚子让邻居堆放杂物使用。4月9日傍晚,邻居到驴棚找东西时,里面竟传来阵阵婴儿啼哭声,进去后他才看到,那名经常在附近街头流浪的外地女子怀里竟然抱着一个男婴。消息传开后,村民们送来衣服、被褥、食物看望流浪女母子,但驴棚脏乱的环境、陌生人对婴儿的垂涎,都让人们对母子的安危深为担忧。幸亏当地有关部门及时救援,才使这对母子住进医院,得到了关怀和救护。

  ■目击:流浪女驴棚安身

  昨天,家住行唐西关的王女士来电称,他们村的棚子里住着一个流浪妇女,几天前还生下了一个婴儿,希望报社能够帮忙联系有关部门救助落难母子。

  记者在西关街一处低矮的窝棚内,找到了流浪女母子,母子俩住的窝棚昏暗潮湿,弥漫着一股异味儿。一名面色憔悴的妇女坐在门板搭成的床上,面容消瘦、蓬头垢面,门板当中铺着一些被褥衣服,里面包裹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。

  女子介绍,她叫陶大江(音),老家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宝塔乡,去年7月份,因为和丈夫吵架,她独自一人离开家来到石家庄打工,在一家工厂干了没多久,就开始在行唐县城附近过起流浪生活。一个多月前,丈夫找到她后却没有立刻带她回家,她当时已有八九个月的身孕。3天前,她在铁路边产下一个男婴,丈夫把她送到这里安顿下,以出去租房子为由离开,一直没回来。

  ■讲述:驴棚惊现婴儿啼哭

  据驴棚的主人李阿姨介绍,因为驴棚一直闲置不用,邻居就在里面堆放了一些杂物。4月9日傍晚的时候,邻居到驴棚取东西,突然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,被吓了一跳的邻居定神后发现,里面坐着那名经常在附近游荡的流浪女,啼哭声就是从她附近发出的,走到跟前,才看清流浪女怀中抱着一个婴儿。

  “流浪女在驴棚生孩子”的消息很快传开,不少村民闻讯赶来看望,看到流浪女身形瘦弱、婴儿瑟瑟发抖的场景后,村民们都回家找出能用到的物品送来,被褥、小孩衣服、食物……一位李大姐在家里煮好一碗面条,打了荷包蛋,又亲手把热腾腾的面条端到流浪女面前。就在记者采访时,还有一位大姐送来了几件褥子和一袋面包。女子的身边除了一些食品外还有热心人送给孩子的奶粉。

  ■惊险:婴儿险些被抢

  村民介绍,头一天发现流浪女母子后,大家光想着尽快拿来衣物照顾他们。然而,第二天中午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大家对婴儿的安全担心起来。原来,就在昨天中午,驴棚中突然传出阵阵吆喝声,村民们赶到后发现,里面多了一女两男三个人,开始人们还以为都是女子的家属,谁知几个人始终盯着婴儿,而流浪女也一直紧紧看护着孩子,大家知道这几个陌生人是为婴儿而来。这让村民对婴儿安全担心起来———如果缺少必要的保护,婴儿极有可能落入歹人之手,“还是个男孩,要是不能早点安顿的话,早晚得让人抱走。”

  ■转机:母子俩离开驴棚

  随后,记者与行唐县委宣传部的石朝峰副部长取得了联系。得到消息,石副部长立即赶到现场,蜷缩在驴棚里的母子俩的情形让其唏嘘不已,当下便将流浪女母子俩的困境告诉了行唐县医院的盛新玲院长。此时,盛院长刚从石家庄开会回来,了解情况后,盛院长当即表示,县医院愿意无偿为母子俩提供检查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
  10分钟后,县医院的“120”救护车呼啸而至,杨春秀副院长带着医护人员下车后,立即走进驴棚对母子俩进行初步检查。开会回来的盛院长随后也赶了过来。医护人员吃惊地发现,孩子的脐带还没有剪断,而且有化脓迹象,如果不及时处理,后果不堪设想。杨副院长当即抱起婴儿走上救护车,其他医护人员有的帮着流浪女收拾行李,有的搀扶流浪女,大家齐心协力,很快将母子俩送上了救护车,向县医院驶去。

  ■进展:处理及时母子身体无大碍

  及至医院,医护人员迅速将母子俩安置到产科,盛院长召集儿科、产科专家对母子俩进行了全面检查。半小时后,负责检查的医护人员都长吁了一口气。医护人员告诉记者,目前来看,流浪女陶大江身体并无异样,由于婴儿出生后没有经过任何护理,而且所处环境恶劣,大家刚开始都担心婴儿会得败血病、新生儿破伤风、小儿肺炎等疾病,但是目前来看,只是脐带有点化脓,还算健康。医护人员说,幸亏婴儿送来的及时,不然脐带化脓可能会导致死亡。检查完毕后,医护人员又对婴儿进行了疫苗注射。盛院长表示,目前婴儿和产妇都有点虚弱,医院在调理的同时,明天上午还会安排母子俩进行详细检查,以确保其健康。

  ■欣慰:母子俩受到众多关爱

  将婴儿安排到病房后,记者看到,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家伙肤色细腻,长得眉清目秀,所有医护人员和其他正在住院的产妇都对他喜爱不已。

  昨天下午17时左右,行唐县妇联的仇翠玲主席和两名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也匆忙赶来。细心的仇主席沿途还给婴儿买来了奶粉、鸡蛋、小褥子及衣服等物品,并且给陶大江买了换洗衣物。仇主席和盛院长都表示,妇联和医院都愿意对母子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尽管陶大江是外地人,但是完全可以放心哺育婴儿,恢复身体。

  县医院和妇联的举动受到当地居民的赞扬。救护车载着母子俩离开驴棚后,居民们纷纷对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。居民们告诉记者,陶大江母子俩目前面临着困境,但是社会没有抛弃他们,无论从普通市民到县医院到政府部门,都对其伸出了援助之手,相信母子俩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。


发表评论 _COUNT_条
Powered By Google
不支持Flash
·《对话城市》直播中国 ·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·诚招合作伙伴 ·企业邮箱畅通无阻